腊八吃什么
腊八吃什么
今天是“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到今天,有一首童谣便在耳边响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此时年味愈发浓厚。南北腊八食俗丰富多彩。北方人格外上心腊八节,煮腊八粥、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南方人则更注重好彩头,八宝美味层出不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吃什么 1
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腊八吃什么 2
腊八节除了吃腊八粥还吃什么
在腊八这一天,大家除了要喝腊八粥外,还要吃腊八饭、腊八面,还要泡腊八蒜、煮“五豆”。具体腊八除了吃腊八粥还吃什么?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腊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的豆腐,生活简朴的黟县人外出经商,作为菜肴能够吃上很长的时间。腊八豆腐是用小黄豆做成豆腐,中间挖洞放入食盐,在温和太阳下烤晒而成,使盐分慢慢吸收。
成品的腊八豆腐圆柱形中间一凹,不易变质随吃随取。腊八豆腐能够单吃,也能够和肉类同炒同炖,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2、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做腊八面前一天下午就得炒好臊子、和好面。做臊子时,先把新鲜的猪肉或羊肉切成肉丁,再把豆腐、白萝卜、红萝卜、大葱等蔬菜切成丁;把肉丁放进热油锅炒到快熟时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备用;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先把洗泡过的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等下入,煮至快熟时,下入面,最后再把准备好的肉臊子调进去,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啦。
3、粘火勺
俗话说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项北方传统的腊八节食物,腊八这天一次烙上数百个,烙好后,放仓房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粘火勺以糯米粉为原料,添加大米粉中和粘性,锅中大火熬烂红小豆或是烘熟的芝麻作为馅料。糯米粉揉成面团,中间填入甜甜的红豆沙馅,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出锅后咬上一口,外皮酥脆粘牙,内馅香甜软糯,个头又小巧精致,像极了中国版的铜锣烧。
4、腊八饭
宁夏、河南等地的习俗是吃腊八饭。宁夏腊八节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河南的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5、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华北一带的习俗,从腊八前后开始泡制,7到10天就变成湛青翠绿的颜色了。腊八蒜的制作也挺简单的,挑紫皮的最好,蒜瓣小泡得透,泡出的蒜脆香;普通蒜头虽说个头大,但泡出来发紫口感不脆。紫皮蒜去皮后浸入米醋,装入小坛子封严。
米醋色淡,泡过的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蒜辣和醋酸的香味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能够用,味道独特。腊八蒜是过年家常菜的健康作料,不论是炒杂菌、炒藕,还是炒肥肠、炒牛肉,都为菜色增添了一抹碧绿。
6、腊八豆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向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向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腊八豆做法有点复杂:将黄豆洗净,并撇除空皮残粒,用凉水泡胀,捞出,加水下锅(煮水要盖过黄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后,再用小火煮烂,煮至用手一挤就成泥状即可。再把豆从水中捞出(煮豆水中放点盐,保存备用),摊凉放在布袋内,再把布袋放在筐或其它容器里,四周用稻草或棉絮围上保温,放在2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约2-3天后,黄豆发烫,取出摊凉;然后装在钵子里,加入原先的煮豆水;再加配料,按每斤黄豆加食盐50克,花椒2钱,辣椒粉5钱,也可适量加入生姜,一齐拌匀;拌时如咸味不够,能够添加些食盐,另加点酒,以增加香味。最后把拌匀的黄豆装入坛内,封严坛口,10天后即可取食。
7、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一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向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8、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腊八这一天清晨,人们还要到河边、泉边去砸冰,将之背回家,谓之“腊八冰”。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谁就更有好运气。
据说腊八冰能治百病,这一天打来的冰,要放很长时间,好让孩子们有一段吃冰的快乐。当然,大人们也会吃。有意思的是,无论你怎样吃,都不会拉肚子。女人这一天要用“腊八冰”、碗豆与青稞合磨成的面散搅团。
腊八吃什么 3
腊八节吃什么呢?除了腊八粥,其实腊八节还有很多饮食习俗。
1、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2、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齐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向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齐,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能够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能够见到。
3、腊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能够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之后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样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样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样过。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齐,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能够用,味道独特。
4、腊八豆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向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向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原料:黄豆、盐、花椒、生姜。
做法:
(1)将黄豆洗净,并撇除空皮残粒,用凉水泡胀,捞出,加水下锅(煮水要盖过黄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后,再用小火煮烂。
(2)把豆从水中捞出(煮豆水中放点盐,保存备用),摊凉放在布袋内,
(3)把布袋放在草编袋子里或其它容器里,用稻草或棉絮围裹保温,放在2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约2-3天后,黄豆发烫,发酵长出白霉,取出晾凉;
(4)然后把豆子装在钵子(陶盆)里,加入原先的煮豆水;再加适量配料,按每斤黄豆加食盐50克,花椒2钱,适量加入鲜生姜碎,爱食辣者加辣椒粉5钱一齐拌匀;拌时如咸味不够,能够添加些食盐,最后加点白酒,拌匀。
(5)拿一个坛子,用白酒将坛内擦一下,把拌匀的豆料装入坛内,封严坛口,10天后即可取食。腊八豆可配做多种菜肴,蒸、煮、炒炸均可;荤素食法都是佐餐美味。
5、腊八饭
原料:粳米500克,糯米50克,腊肉250克,花生米50克,豆腐干40克,水发海带20克,白萝卜80克,白菜梗50克,胡椒粉3克,姜片10克,精盐10克。
制法:
1、将腊肉洗净,切成小块。白萝卜、水发海带、豆腐干、白菜梗洗净,切成小块。粳米、糯米、花生米分别淘洗干净。
2、铁锅上旺火,加水、腊肉、姜片,烧沸后除去浮沫,下入海带、花生米,用手勺推动,煮约5分钟后下粳米、糯米搅匀,再下入豆腐干、白萝卜、白菜梗,搅匀,煮至各种原料变软,撒入胡椒粉、精盐调匀,改用小火煮至汤干米熟透即成。
提示:煮饭时,先煮腊肉,再放入海带、花生米,略煮后再放入米、豆腐干、白萝卜、白菜梗及调料,使其成熟一致。
特点:此饭配料丰富,味道鲜香,富有营养。
6、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7、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八宝饭
八宝饭是江浙沪地区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甜点,用糯米饭搭配莲子、桂圆、金橘、红枣、薏仁米、 瓜子仁、红梅丝和绿梅丝,寓意甜甜蜜蜜,团圆美满,被甜食爱好者最为喜爱。
糯米提前用净水浸泡过夜,再上锅蒸熟,蒸熟后趁热拌入猪油和糖,最后将果脯、糯米、豆沙依次铺好,上锅继续蒸15分钟就完成。一勺子下去,甜豆沙的香甜混着猪油的柔润,口感软糯,加上桂花糖浆,宛若锦上添花,作为宴席菜的收尾最合适。
北方也有八宝饭,被称为“腊八饭”,不同的是用更粗犷的黄米和高粱饴糖代替,其他食材更为简练,但甜蜜不减。
八宝鸭
八宝鸭是江浙一代的名菜,制作工序极其复杂。鸭子开背后将骨头整个取出,在肚子里放上火腿、鸡胗、冬笋、香菇、干贝、虾仁、莲子、青豆传统的八宝料,塞得鼓鼓囊囊,从外形看还是一个完整的鸭子。将八宝鸭略微过油定形后,上锅蒸制3~4小时,就完成了。
一份好的八宝鸭,外观为“和尚头”,十分饱满,出锅后浇上鸭肉卤水,一口下去,肉香、菌香、饭香,相互融合。卤汁浓稠,香气四溢,口感酥而不扒,寓意五谷丰登,常吃常有!
因为它制作费时费力,如今也并不常见,或是简化为不去骨的版本,但用料依染考究。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上海的一种特色菜品,由炒辣酱演变而来。八宝辣酱集合了甜、咸、辣、鲜四种味型,口感上也十分复合,笋丁的脆,虾仁的嫩,鸭胗的韧结合在一起,赋予牙齿无尽的享受!
传统的上海八宝辣酱有猪肉、鸭胗、猪肚、虾仁、冬笋、豆腐干、花生、虾干,每一样都要提前处理。材料配齐,用辣椒酱、豆瓣酱、甜面酱三种的复合调料来炒,做好的八宝辣酱可当菜,也可做浇头,做一次可以吃很久。
八宝葫芦鸡
八宝葫芦鸡是闽菜中的传统菜品,造型酷似葫芦,外酥里嫩,内有乾坤。打开鸡肚,馅心糍糯,尝一口,咸鲜香醇,回味悠久。鸡肉完全剔骨后填入瑶柱、香菇、莲子、薏米、红豆、栗子、火腿、糯米,这八种材料,闽南人认为有吉利福禄的美好寓意。
坛烧八宝
坛烧八宝其实就是佛跳墙,这道菜前后共换过三个名字,最早叫“坛烧八宝”,后来改名为“福寿全”,最后才确定为“佛跳墙”。坛内需要加入鸡肉、鸭肉、猪肉、鲍鱼、海参、鱼翅、鱼肚、鸽子蛋,用小火煨煮五、六个小时才算完成。
现如今佛跳墙的材料已经发展到了三十多种材料,传统的鲍参翅肚必不可少。其他名贵食材如干贝、鱼唇、鳖裙等亦可加入坛中。冬菇、竹荪、松茸等地珍更是不胜枚举,炖煮完成后浓厚醇香,回味无穷。
八宝菜
每逢过年,江南地区都会制作一大盆八宝菜。将胡萝卜、白萝卜、香菇、木耳、黄花菜、千张、冬笋、腌菜切成细细的丝,炒熟后晾凉,最后放香油一拌就好。讲究的人家还会提前将胡萝卜、白萝卜切成丝后晾晒4、5天。
完成了的八宝菜就用一只大的搪瓷脸盆装着,盆里红白黄绿,绚丽缤纷,看着就十分诱人。每次吃时用筷子夹出一些来,装上一盘,调点香油搅拌,就是一道极为开胃的凉菜。
八宝豆腐
八宝豆腐是杭州的特色名菜,据传这道菜曾经是清朝康熙年代的宫廷名菜。
《随园食单》中记载,将瓜子、马蹄、松子、虾、香菇、火腿、鸡肉、蘑菇切成细小的丁焯熟备用。锅中加入鸡汤,倒入切成小粒的嫩豆腐,最后倒上提前准备好的八宝料,煮沸后就做好了。做好的八宝豆腐,豆腐洁白细嫩,八宝配料飘香,润滑如脂,滋味鲜美
八宝锅蒸
八宝锅蒸是一道地道的四川美食,将猪油融化,下入面粉充分炒香,倒入开水继续翻炒,加入白糖和瓜子仁、花生仁、枸杞、黑芝麻、松仁、核桃、葡萄干、红枣这八种材料,搅拌均匀扣入碗中就完成了。
刚出锅的锅蒸金黄油亮,内里是五颜六色的坚果和蜜饯,趁热挖上一勺,锅蒸软糯香甜油而不腻,蜜饯的颗粒又增加了层次感,简直太满足!
文章地址:www.myenblog.com/a/31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