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五篇
《八佰》观后感五篇
【观后感】导语,眼前所欣赏的本篇共有3012文字,由廉景中专心校正,发布于!国旗(National flag)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八佰》观后感假若你对这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八佰战争电影最新观后感 第一篇
在这部电影的开头就说出了这么一段话:在战争历史中涌现出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以身许国、精忠报国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战将领,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血染疆场、九死未悔的新四军“刘老庄连”,视死相归、宁死不屈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土”,气吞山海、临危不惧的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与许许多多无名英雄一起,为我们来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当我认真读完这句话时,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英雄为了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
这场战役发生在一九三七年十月未,日军突破大场防线,国民革命军约七十万人全线西撤濒临崩溃。为维持抵抗样态,当局命令八十八师留守四行仓库背靠租界坚守待援,当我看到他们坚守四行仓库时,因为当时用手榴弹会被日军用钢板弹开,所以手榴弹不管用,但为了守住四行仓库,那些祖国的英雄们只好把大把大把的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然后从高楼上跳下去,我会永远的记住这些名字,“陈树生、李满仓、王金斗、赵孟良、刘北五、孙守财”。还有很多英雄,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祖国搭建了胜利的桥梁。
但后面的护旗更令我深加感动,88师团长接到上级的命令,希望他们能够再坚守两天,可是明天就要升旗了,一旦升旗,日军就会不顾一切地使用重型武器,而那时恐怕连九小时都坚持不住,可是团长为表达中国人不是懦夫而坚定生气,明天一早准备升旗了,实到345人,升旗结束后,日军果然动用了飞机来攻打。眼看国旗就要倒下去,在那一瞬间,一只手抓住了旗杆,重新让国旗立了起来,那些战士们用身体护住了国旗,用自己的血肉扛住了子弹,这一刻就足以证明我们中国并不懦弱。
整整800个英雄们,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在,祖国才在!
《八佰》观后感 第二篇
20xx年9月9日,包材事业部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到太平洋影城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八佰》。
影片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中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剧中被硬召入伍小人物心系民族气节,抱定卫国捐躯之伟大壮志决心,壮士们甘心以自我牺牲唤醒当时中华四万万同胞奋起反抗之心、坚定华夏发展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向上之心!一帧帧通过中国电影人提炼和还原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壮烈画面,无时无刻不令观众为之动容!
心怀敬意地看完两个半小时影片,心中充斥着意犹未尽,最后镜头切换到当今之上海,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身为和平时代的党员,应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尽献自已力量,为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八佰》观后感 第三篇
晚上去看了八佰这个电影,感觉还是挺好的。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大部队撤退,只剩一个师独自留守一个仓库里跟日本军交战的几天。仓库地处市区和租界一河之隔,河这边是士兵应对日军残酷围剿,河那边是各种百姓生活,有商铺戏院也有各国,大家都在观望河对岸这场战役。
几次交锋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士兵们身绑炮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往下跳的时候,瞬间泪崩。但也有临阵脱逃,临时收编的百姓摇摆不定,对于杀人对于战场充满畏惧,不敢迎敌。感觉挺真实的还原了士兵们的各种心态状态,包括他们聊天时那些话语。不同于之前看过的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有一匹白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么。
河对岸有战地记者不顾风险进入仓库拍摄,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学冒着枪弹游到对岸送旗子,有老外对赌下一场交锋输赢率,也有对岸高楼里用望远镜观察的知识分子。
电影里有一句:战争的背后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些话。
还有一个片段记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队要支援(需要冒着敌人枪林弹火跑到对岸,很壮烈的行动)报名时需要报哪里来的,听见一人大喊:聊城东昌府区某某某。把我惊了,这不我家乡的人吶~
总之电影拍的很好,很真实。各种视角描述都有。战争场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二环胡同里和管虎导演有过几句近距离聆听和面谈。全然已忘当时的状态模样。
八佰观后感 第四篇
前几天我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大家。
一条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千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里展现的画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希望与绝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交加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掺杂了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地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在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确实繁荣。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麻木,“地狱”充斥着不屈与坚守。“地狱”承载着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的壮士们,一个个从楼顶无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时,接连不断地声炸醒了河对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被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时,民众欢呼叫好时,中国人的家园情怀,才被真正唤醒了。
影片最后在废墟中出来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着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梁。
《八佰》观后感 第五篇
最近一部叫《八佰》的爱国电影很火,于是我和爸爸约定好一定要去看。观影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电影既感动又精彩,的确很值得一看。
电影讲的是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坚守闸北四行仓库。谢团长带领400余兵(外界称八百壮士),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真实历史故事。
“八百壮士”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誓死守卫。我很敬佩他们的坚定,更佩服谢团长,如果不是他把战士管理得好,应该就会有逃兵出现吧。
我最印象最深的是战士们在四行仓库上面护旗的场面,绝不让旗子倒下来。直到最后,护旗的战士全部牺牲的时候,也不忘把旗杆竖得笔直笔直的。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一段保护上海不让日本人占领中国的历史。看完影片后,我真的是感慨万千,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文章地址:www.myenblog.com/a/30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