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去哪了?
“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没有经过任何的感染,可心说是平平淡淡。如果能处在一善良的环境里,一生中有善良的人引导、感化、教育,那么此人就会呈现善良的全面,并有向善之心,有善的欲望和力量,其本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在世俗中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由于利益、物质的趋势,使人的习性变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世间之事,我也不便评头论足。我只阐述我看到的当前的学生,学生本应该在学校享受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给自己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是我们现在的学生怎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观察,去体察,去反思。各种不良现象在学校内外比比皆是,比如,在学校内外因为小事打架斗殴,导致双方受伤严重;校外拦截低年级学生索要钱物,这种违法行为;上网吧或自带手机玩游戏成瘾或看黄片,长时间上网休克或上课打瞌睡,影响上课;谈恋爱,造成学业荒废,最后成为仇家;校内厕所或校外抽烟,到处乌烟瘴气,日久成瘾不能戒掉;女生校内买啤酒喝,违犯学校规章制度;脏话满天飞,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目的,更损害了一个学生的本质形象。这些现象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受后天环境、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不协调现象所感染的。这样的学生怎么去谈以后的幸福人生?
我们不仅扪心自问,造成这样的现象,是谁的责任?与谁有关?每一朵花不可能在刚开放时就凋谢的,肯定有外在因素的影响,造成它没有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释放储存已久的瑰丽。学生表现出的不良现象,与社会的关注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大环境、大气候影响;与家庭的不和谐,特别表现在父母对子女不关心,不监护,父母离婚后的单亲子女的影响;与教育的实质,表现在教育认识、教育体制、教育投入、教育评价不健全。
谁能负这个责任?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这是学生一辈子的大事,关乎学生的一生,关乎学生的一个家庭。难道说负责任就能挽回学生一生的幸福,能改掉学生影响一生的坏习惯。
“人之初,性本善。”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发展其善良的一面,转变其不良的一面,努力把握好学生的一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善与恶的分界线,不越“恶线”。不希望让我们的孩子留下“悔不当初”的遗憾。
文章地址:www.myenblog.com/a/16369.html